过了六十岁金斧子配资,家里若只有儿子、没有女儿,往后的日子确实需要多一些打算。
我今年刚好六十,平常帮忙带带孙子孙女,他们正是需要人照顾、又渐渐懂事的年纪。
今天就想以自己的体会,和大家聊聊这件事——没有女儿,到了晚年可能会遇到哪些不容易的地方。都是我的真实感受,不夸大、不渲染,你们看看是不是也有同感。
一、情感上的“粗”,儿子很难像女儿那样细
人家说“女儿是贴心小棉袄”,这话我越来越能体会。不是儿子不好,是他们的关心方式不一样。
去年我腰椎间盘突出,疼得翻不了身。老伴年纪也大了,扶我都吃力。儿子每天早出晚归,回来累得话都少说;儿媳要照顾两个孩子吃饭、学习,抽不开身。最后还是隔壁的老姐妹陪我去医院,挂号、取药、上下楼搀扶……都是她帮忙。
那时候我心里就想,如果有个女儿,也许能多说几句体己话,病了痛了也能多个人搭把手。
儿子不是不孝顺,是他们真的没那么细,男人的心思一般不在这头。
二、婆媳有矛盾时,中间少个“转圜的人”
展开剩余69%一个屋檐下生活金斧子配资,难免有磕磕碰碰。婆媳之间尤其如此。
有一次,为了孙子暑假要不要上补习班,儿子和儿媳争执起来。我在旁边,说也不是、不说也不是——讲多了怕儿媳觉得我偏心,不讲又看他们吵得难受。
最后还是老伴打圆场,两边劝了劝。但我忍不住想,如果有个女儿,她既能明白我的难处,又能跟嫂子好好沟通,很多小摩擦或许就能早点化解。
女儿往往更擅长传递心意、缓和气氛,儿子一般直来直去,调和不了还容易让气氛更僵。
三、养老的担子,全压在一个孩子身上
人老了,病痛多、动作慢,总得有人照顾。如果只有一个儿子,所有担子就落在他一个人肩上。
我认识一位老同事,她丈夫行动不便,全靠儿子一个人忙里忙外——上班、跑医院、照顾老人……几个月下来,人明显瘦了一圈。儿媳虽然也帮忙,但毕竟有她自己的小家要操持。
有女儿的家庭,常常是女儿多出力照顾,儿子多承担经济压力,两人互相补位,大家都轻松些。
但如果只有儿子,他就得全部扛下来,我们做父母的,看着也心疼。
四、我说句心里话:关键不是生儿生女,而是一家人怎么相处
讲这些不是埋怨儿子不好,更不是说没有女儿晚年就一定不好。孩子孝不孝顺、用不用心,其实跟性别没有必然的关系,关键还看家庭教育、感情培养和彼此体谅。
我家是这样慢慢调整的:
一是早做打算,给自己存点养老钱,尽量不给孩子添负担;
二是慢慢让儿子学会体贴人,比如常提醒他“你爸爱吃这个”、“我生日你别忘了”;
三是跟儿媳好好相处,她也不容易,我能帮就帮、该夸就夸,少计较、多理解;
最后是自己找点喜欢的事做,跳舞、绣花、跟老姐妹喝茶聊天……不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。
老话讲:“孝顺不分儿女,贴心不论男女”。咱们做老人的,自己心态放平、提前安排,孩子们也能轻松些,一家人才更和睦。
你们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感受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家的故事~
如果觉得我说得在理,记得点赞转发,下回我们再聊聊“怎么带孙子孙女更轻松”!
发布于:浙江省驰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